梅惠杰 博士
副教授 | 硕士生导师
    • · 旧石器时代考古学

河北省保定人。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,获历史学学士与博士学位。2001年获国家考古发掘领队资格。曾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、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考古研究工作,主持或参与河北、河南、北京、宁夏、湖北、黑龙江多处重要遗址的调查和发掘。主要研究领域为旧石器时代考古、旧石器-新石器时代过渡。

旧石器时代考古,考古摄影,泥河湾史前考古

1. 2009年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:泥河湾盆地旧-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石器工业研究(09CKG002)。

2. 2013-2016年,河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“东方人类探源工程——泥河湾人类起源、地质及环境背景研究”(13277611D)考古专题。

3. 2020年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“以泥河湾盆地为重点的华北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研究”子课题(2020YFC1521504)。

4. 2022年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:泥河湾盆地油房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(22BKG005)。


1.《涉县新桥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》,《人类学学报》,2001年20卷第1期。

2.《我国北方泥河湾盆地新-旧石器文化过渡的环境背景》,《中国科学》,2001年31卷第5期。

3.《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》,《人类学学报》,2006年25卷第4期。

4.《关于楔形石核系统分类的相关认识》,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《考古学研究(七)》,科学出版社,2008年。

5.《骨质加工对象实验与微痕分析报告》,高星、沈辰主编《石器微痕分析的考古学实验研究》,科学出版社,2008年。

6. Chronology of the Youfang sit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microblade technology in North China.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, 2014, 347.

7. 《泥河湾盆地油房剖面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文化过渡的环境背景》,《第四纪研究》,2017年37卷第3期。

8. Luminescence chronology of the Palaeolithic-Neolithic transition in the Yujiagou site at the Nihewan Basin, northern China.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, 2019, 34(2).

9.《河北蔚县南柏山遗址晚更新世河套大角鹿角化石》,《人类学学报》,2023年42卷第2期。

10.《河北阳原马鞍山遗址1997-1998年发掘基本材料与初步认识》,《人类学学报》,2024年第43卷第1期。

11.《华北北部涌别技法的技术与生产特征:以阳原马鞍山遗址拼合组为例》,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》,2024年第6期。

12.《泥河湾盆地油房遗址MIS5阶段人类活动与气候、植被的关系》,《第四纪研究》,2024年44卷第5期。


1995~1998年发掘河北省泥河湾盆地于家沟等遗址,入选“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。该发掘项目获“1996-1998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”。